最近,歌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在网络火爆,拉近了马克思与90后的关系。而近年来,公司思政课经历了教学改革和建设探索,也与90后学生建立了亲密关系——不但摆脱了以往“枯燥沉闷”的形象,有些课程甚至还变得十分抢手,成为了学生热门课程。国际学院的伊朗学生Ashkan Maheronnaghsh告诉记者,通过学习中国国情系列课程,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文化自觉”成了“主旋律”
以往的政治课感觉说教味道比较明显,有些空洞而又带有应试的性质。记者了解到,国内高校的大学生早已习惯了把思政课当“任务”完成,老师也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保证听课人数,“划重点”和“死记硬背”则是通过考试的必备法宝。
基于“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公司逐步探索出一个对内、外招生采取“兼顾差异、分流培养”的模式,形成内招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外招生国情教育“两条生命线”,摒弃了“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法。如今公司更加注重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性思维,对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和文化转型的理性选择,以实现政治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据刚刚成立的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负责人、社会科学部主任程京武教授介绍,现在公司的思政课更加强调以“文化自觉”为理念提升思政课的文化品位,同时也满足了港澳台侨和职工的“中国情结”,让思政课真正“活”了起来,成为学生中的“香饽饽”。
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文化”
“文化育人”是公司对思政课全方位探索后找到的一个最优方案。面对多元文化,思政课非但没有陷入困境,反而意外地走出一条新路径。一方面,思政课以文化自觉为“突破点”,构建了针对内地学生的以文化价值为先导、蕴涵文化关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以文化自觉为“关节点”,对港澳台侨生进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通过点面结合,达成国家认同和制度认同。
“入情、入境、入心。”思政课通过“传统文化渗透法”,已形成一种问题引导——文化渗透——案例支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多元和主导双向辨证、传统和当代双向观照、西方和东方双向比较、科学和人文双向渗透、显性和隐性双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双向融通等手段,确立了“双向文化教学法”。
思政课让学生们变得更加“有文化”。医学院学生古伟业通过课程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了新的看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永成在听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后,甚至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避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国情教育两条生命线的“隔离”,思政课还充分依托多种形式的实践平台。由国务院侨办和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活动,让境内外学生共同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互相交流,实现文化的碰撞与互融;中国文化节、国际土风舞大赛、澳门文化节、香港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也形成品牌,国际土风舞大赛代表作《渔歌》由中、俄、朝、菲、越等12个国家的学生共同参与创作,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表演一等奖;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如广东高州冼太夫人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国情教育实践基地等。
思政课也有“人气教师团队”
思政课之所以成了“香饽饽”,得益于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社会科学部有一批专心教学、用心传道的“人气教师团队”。如田明是是学生心中的“男神”和“人气教师”,获得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田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上这门课的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专业课。
“田明老师的授课非常精彩,通过这门课我开始重新认识哲学,自己也愿意主动去看哲学方面的书籍,听一些哲学的课程。”来自管理学院的戴同学说。而在田明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上出水平、上出新意,就要立足马克思原著,用哲学视野深入,联系人生,从而得到合理的反思。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张龙平老师和吴昱老师也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学生们都在私底下称:“张龙平老师的课特别有内涵,每次听完都感觉自己变得高大上了。”
其实,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社会科学部还有很多“人气老师”:程京武老师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陈联俊老师入选“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秦珊老师是“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魏传光老师是“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
近年来,思政课的教学满意度达95%以上,许多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都有了明显改观。华文学院的学生甚至在上完第一节思政课之后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把思政课定义为“一次知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有情操陶冶,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思维体验”。
如今,公司仍在不断探索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增强现实感和实践感,形成双向交流,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目前,学校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国情教育网络课程全覆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网站因其特色和水准屡获好评。
尽管“两条生命线”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思政课的改革仍需要持续进行。程京武说,“要彻底颠覆思政课的刻板印象,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校报编辑部学生记者 李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