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2:30,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少波走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生思政课课堂,在管理学院101报告厅为石牌校区博士生讲述当代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金融业发展。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研究生教研室主任史军教授主持。
刘少波教授结合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讲话以及蚂蚁集团的发展历程,逐一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科技对金融本质的影响。刘教授认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义信用,信用应该是有载体的,且信用载体应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类似于当铺的抵押物转向专利、知识产权等。刘教授强调,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基金、期货、当铺、互联网金融等构成了我国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且金融体制日臻完善。2017年召开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说,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刘教授认为国家在以积累甚至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的办法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那么如何重构中国金融体系,是让科技赋能,还是体系外生成,亦或是两者共生,是当下我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的方向之所在。
刘教授提醒年轻人需警惕广告背后的陷阱,如“年轻,就是花呗!”、“爱自己,想花就花呗!”等口号让年轻人热血沸腾,激起“诗和远方”的膨胀消费。刘教授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话语,将抽象深奥的金融理论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赢得了学生阵阵掌声
以下是两位同学在这节思政课中的感悟:
陈礼豪 2020级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刘教授的讲座由浅入深、干货满满,从对马云争议性言论的客观中立评判,引入对蚂蚁集团发展模式和我国金融体系鞭辟入里的探讨,再转入对金融科技本质的深度分析,内容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和专业性,使我这个金融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也让我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形势有了全新的认识。诚如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所指出,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金融资本虽然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不能失去社会主义的底色,要让金融在监管中发挥恰当的作用。
李坤 2020级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刘教授以马云外滩金融讲话文本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蚂蚁金融运行机制,被延迟上市的真正原因及未来的走向。讲座高屋建瓴,又紧贴实际。既有理论深度,详细阐述了中央加强金融监管秉持的思路;又有人文关怀,认为普惠金融应该是服务人民而不是掠夺人民;更贴近学生实际,教育学生要牢记国家培养的初衷,始终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贡献自身的知识力量。